科研学术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基础院2位教授在第三届芯片大会暨Chip 2024中国芯片科学十大进展颁奖典礼上获奖
文:基础与前沿研究院 图:基础与前沿研究院 来源:基础与前沿研究院 时间:2025-10-17 618

  10月15日,第三届芯片大会暨Chip 2024中国芯片科学十大进展颁奖典礼在深圳举行,基础与前沿研究院刘奥教授的研究成果“新型非晶P型半导体薄膜晶体管与CMOS集成“入选“Chip 2024中国芯片科学十大进展”,王曾晖教授入选“2024年度优秀编委”。

图片

图片

图片

面向下一代芯片制程的非晶半导体研发与薄膜电子器件集成

  开发高性能且稳定的P型半导体材料与器件,是推动新一代CMOS技术发展的关键。然而,受限于材料本征特性、载流子输运机理及工艺集成复杂性,尤其在非晶体系中,长期未能实现稳定高效的P型导电通道。刘奥团队突破这一瓶颈,构建了碲基半金属复合氧化物体系,实现可控空穴掺杂与高迁移率传输,在低温条件下制备出性能优异、工艺兼容的P型晶体管,并成功实现全氧化物CMOS电路集成。这一成果在科学上回答了“如何在非晶体系中获得稳定P型导电通道”的关键问题,在应用上则开辟了柔性、低成本、大面积兼容的芯片新路径,为柔性显示、可穿戴电子与人工智能感知系统等提供了重要支撑,标志着我国在新型半导体材料与芯片技术领域取得了原创性突破。系列成果相继发表于Nature、Science Advances等国际顶级期刊,引发业界广泛关注,并在3D集成、CFET架构、神经形态与存储器件及探测器等方向得到迅速拓展应用。


  成果原文: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4-07360-w

编辑:王晓刚  / 审核:李果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