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10月27日,“寄宿制教育与高原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成都召开。本次会议由电子科技大学主办、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与外国语学院承办,旨在搭建高端国际交流平台,系统研讨寄宿制教育的理论价值与实践经验,探索以教育赋能高原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与方案。

本次研讨会围绕高原特殊地理环境与人口分布条件下的教育可及性与公平性,吸引了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专家学者来蓉,通过分享经验、凝聚共识,促进国际社会对中国教育实践的理解与对话。
“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在主题研讨环节中,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主席柯马凯表示,“寄宿制教育有利于集中教学资源,既保证了高原地区的学生接受高质量教育,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们在集体生活中培养社会生活能力。”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何艳玲在《从全面管理到全面绽放:AI时代寄宿制教育的再定义》演讲中分享,寄宿制教育将学校和社区打造成微型的社会实验室,有利于引导学生将个人兴趣探索与社会需求相结合。
“寄宿制学校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是承载着孩子们生活、成长与梦想的‘第二个家’,关乎社会公平、文化传承与区域的未来。”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韩旭东表示,希望以此次会议为平台,充分分享寄宿制教育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共同探索推动教育公平和区域发展的崭新路径。
报道链接:
编辑:罗莎 / 审核:王晓刚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