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第五届全国“通信原理”课程教学研讨会暨通信类课程教学案例研讨赛召开
文:信通学院 图:信通学院 来源:信通学院 时间:2025-11-07 427

  11月1日,第五届全国“通信原理”课程教学研讨会暨通信类课程教学案例研讨赛在四川成都举行。

  本次会议由教育部通信原理课程虚拟教研室、四川省电子信息类专业虚拟教研室主办,电子科技大学、人民邮电出版社、通信与信息系统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承办,北京邮电大学、东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中信科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武汉易思达科技有限公司、普源精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凌特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协办。电子科技大学李晓峰教授、凌翔教授主持会议。来自全国40余所高校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参与了本次研讨会。

5139e34aaa99f73bbd44f730b160edc5_7e3af.p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冷甦鹏教授代表学校欢迎与会嘉宾,表示本次研讨会正是大家积极响应教育部推动一流课程与虚仿教研室建设号召,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具体行动。人民邮电出版社工信分社社长左仲海表示,将一如既往地支持高校通信类课程的高质量发展,助力教育数字化转型。

2bbdf6ef6acfde1f5f731a9924f7c3e1_7e3af.j

  主题报告环节聚焦最新政策和当前热点话题,紧扣“AI赋能”“工程化与智慧化”等前沿热点展开深度研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任光亮教授、浙江大学陈惠芳教授、齐鲁工业大学林霏教授、北方工业大学白文乐教授、电子科技大学傅志中教授、西南科技大学秦明伟教授、中信科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孙中亮总监分别以“教育部通信原理虚拟教研室年度工作报告”、“AI赋能通信原理课程建设”、“从SPOC到智慧课程 通信原理一流课程迭代升级建设之路”、“通信原理课程的工程化与智慧化建设路径与实践”、“前沿引领-激发创新-通信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通信工程专业软件无线电技术课程建设”、“信息通信技术前沿解码:以学科竞赛撬动专业体系重构,拥抱数智人才培养新变革”为题作了报告,分享了近年来在通信类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科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举措、成效与经验。

4252098227e8d0107f0f4283f98cb5b7_7e3af.j

  会议表彰了在“通信原理”课程虚拟教研室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17个单位和个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顾华玺教授、东南大学宋铁成教授、北京邮电大学杨鸿文教授、国防科技大学马东堂教授等荣获“虚拟教研室突出贡献奖”与“虚拟教研室同心贡献奖”。

  会议同期举办了通信类课程教学案例研讨赛,收到43项课程思政案例、实践教学案例、智慧教学案例。经过专家组严格评审,来自教学一线的18项优秀案例荣获奖项。其中,信息支援部队工程大学崔明玉老师团队的“实战牵引、显隐结合的中等距离短波通信链路设计”,北京邮电大学景文鹏老师团队的“谱绘图——基于SDR的频谱观察与分析”,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杨玮老师的“匹配滤波器在脉冲压缩雷达中的应用”作为一等奖优秀案例,展示了通信类课程教学的创新成果。

6097bd873f26fa54135502b3db37ae36_7e3af.j

  会议还安排了学生课程学习感悟分享环节。来自电子科技大学的国旗、左雅睿、陈楷烽三位同学作为学生代表,分享了自己在通信原理课程学习过程中总结的学习方法、感悟与思考,同时提出了对课程的建议。

fe84cbe72770e7a56bebb02f0e24877e_7e3af.j

  本次研讨会气氛热烈,吸引了许多信息通信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大家围绕“通信原理”一流课程,深入交流探讨课程建设成果和特色做法、实践项目建设、教育教学经验以及信息通信技术前沿技术进展等。

8fae5a71d5b44c1d832aad808f460d06_7e3af.j

  部分教师代表到通信与信息系统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参观访问,走访了通信实验室、网络实验室、物联网实验室,观看了移动通信小车、Ku卫星通信地面站、人形机器人等实验设备,与网络实验课的师生进行了交流。

  本次会议的举行不仅为全国“通信原理”课程教师构建了高水平交流平台,更为推动教学内容革新与教学模式创新、深化工程教育改革注入了新动力。

编辑:刘瑶  / 审核:罗莎  / 发布: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