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11月22日,2025级工程博士开班典礼暨第六届工程领军人才创新论坛在清水河校区举行,副校长程玉华出席活动并致辞。260余名工程博士生、导师代表、企业专家、研究生院及相关学院负责人参加活动。


程玉华对同学们来校攻读工程博士学位表示热烈欢迎。他说,建设教育强国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加快探索形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工程师自主培养体系,是提高人才供给自主可控能力,竞争全球科技制高点的重要支撑。奋进新征程,学校锚定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目标,擘画了“成为电子信息领域全球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蓝图。希望同学们传承成电人科技报国的红色基因,始终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要坚持求真务实,将学问做在实处,用实践检验真知;要矢志原始创新,敢啃“硬骨头”,敢闯“无人区”,成为国家科技事业的中流砥柱。

研究生院院长林媛作了题为“紧密结合国家发展需求,培养工程技术领军人才”的主题报告。她说,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量子科技等关键领域积极布局,实施“卓工领航计划”,聚焦“四个一”专项工程,建设卓工培养共同体,打造电子信息领域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样板间”。她详细介绍了学校研究生教育规划和工程博士培养工作,希望同学们牢记科技强国使命,勇于挑战和打破技术“天花板”,在科技创新的事业中作出重要贡献。

导师代表黄勇军教授结合个人体会,向同学们提出三点希望:一要心怀“国之大者”,在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彰显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二要坚持自立自强,在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中锤炼科技创新能力;三要敢于挺进“无人区”,在探索前沿与颠覆性创新中塑造引领能力。

工程博士生代表夏博洋谈到,攻读工程博士是一次向着核心技术领域的坚定奔赴,既要筑牢扎实的学术功底,更要锻造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实践能力。希望大家带着工程一线的真实问题开展博士研究,力争产出兼具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为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开班典礼结束后,学校举行第六届工程领军人才创新论坛,邀请了校内外专家作大会报告,分享工程和科学的前沿研究。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太惠玲教授作了题为《光电探测与智能传感技术:应用与发展》的报告,从多个维度对智能传感和非制冷多波段红外探测技术与应用发展进行了剖析与展望。中国电科集团首席专家周涛作了题为《电磁频谱博弈中的微波光子技术》的报告,介绍了微波光子技术在量子雷达、电磁环境模拟等前沿领域的应用。中国星网网络应用有限公司高级专家王多作了题为《低轨卫星互联网应用终端技术》的报告,分享了面向6G技术的星地融合移动通信技术应用和未来展望。

各学院组织开展了“智汇信通,精工卓研”等9个领域分论坛,工程博士生们围绕各自研究领域开展了104场报告,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
编辑:刘瑶 / 审核:王晓刚 / 发布:陈伟